走进沂蒙山,青岛500学子乘国内首趟以校命名研学专列赴红嫂家乡研学
发布时间:2019-03-29  来源:

 

  “呜,呜……”,3月29日早六点,随着清脆的汽笛声,从青岛发出的红色研学旅行专列,满载青岛六十八中高一559名师生和由20多名校长组成的青岛学校校长观摩团成员,徐徐停靠在临沂火车站。下车后,学生们来到国家级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实践教育基地——红嫂家乡旅游区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开启以“走进红嫂家乡,感知红色魅力”为主题的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据了解,该专列是青岛六十八中与济南铁路局青岛铁路国际旅行社联手打造的“青岛六十八中号”研学专列,是山东首列卧铺研学专列,也是全国首个以学校为单位开启的研学专列。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红嫂家乡”山东省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走进红色沂蒙山,在“沂蒙精神”重要发源地,“红嫂精神”诞生地实现红色梦想,是广大学子们的愿望。

  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的爱国主义教育研学点,同学们在导游引导下,分别到《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跟着共产党走》等红色纪念馆,通过看、听、学、思,深深感受到了革命前辈和革命先烈不屈不挠的斗志,更被以红嫂为代表的沂蒙人民,在当年极其困难和艰苦斗争环境中,做到“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去上战场”的无私奉献所深深折服。同时,认识到了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自不易。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研学点,同学们体验了烙煎饼、做豆腐、捏面人、葫芦烙画、木板年画等。

  在沂蒙大剧场研学点,师生们听取了“沂蒙新红嫂“、“沂蒙母亲王换于”的孙女于爱梅作的《沂蒙母亲与她的儿女们》的演讲,并观看了情景剧《红嫂救伤员》,有些同学还参加了情景剧演出。

  在景区标志物——沂蒙魂研学点,开展了饱含深情的快闪节目——《我和我的祖国》演出。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随着优美的旋律响起,学生们踊跃参与其中,手中挥动着国旗,发自内心地唱响《我和我的祖国》。歌声深情、欢快、真诚,唱出了对祖国母亲的热爱与祝福,对大美山河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场快闪活动,让我从倾听到合唱,从惊喜到感动,点燃了我的中国心。我用我的歌声,向祖国母亲深情表白,向沂蒙老区人民深情表白。”学生杨玉练激动地说。

  游客们也从倾听者,到主动参与其中,全场数百人齐声高唱,交织出一曲美妙的赞歌,深深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不仅点燃了现场、点燃了阳春,更点亮了今天所拥有的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红嫂家乡洋溢在一片红色海洋和浓浓爱国情之中。、

红色研学实践活动时间虽短,但同学们收获颇丰,高一二班学生高英博说:“初中时就听说过沂蒙山的故事,今天终于来到了这里,看到和听到了太多太多关于沂蒙山和红嫂的故事,亲身感受到了这里的人民战争年代的巨大付出,她们为中国革命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全部,这一点特别值得学习和尊敬。这些,都是我们在书本和课堂里学不到的。”

  高一二班盛佳琪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研学旅行将书本知识与课外实践结合了起来。沂蒙山区红色根据地让我们更深刻体会到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体会到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的艰难。”

  谈到为什么选择沂蒙红嫂家乡进行研学旅行,青岛六十八中校长翟召东说:“临沂是革命老区,而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所在的地方,是红嫂的家乡。战争年代,老区人民送子参军、送夫支前、缝军衣、做军鞋、抬担架、推小车,舍生忘死救治伤员,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军民鱼水情歌,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红嫂家乡的红色影视基地,展示了老区人民当年感人事迹的精华。她通过场景再现,真实形象地反映了当年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感人情景,到这里进行研学,会引起学生们心灵的震撼,教育意义十分深刻。”

 



山东广汇集团©版权所有 guanghui Group 
备案号: 鲁ICP备15044303号-1法律声明 网站地图 邮箱登录 联络我们